在山间披荆斩棘日行3万步是常态 来看看一名地质队员的日常

栏目: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:发布时间:2024-10-16 12:27:09   来源:环球体育app官方最新版

  背负沉重的设备跋山涉水、用脚步丈量大地,完成地质调查、岩土样本采集;在潮湿闷热的高山丛林中,和蛇虫斗智斗勇,想方设法获取想要的数据;当地质灾害发生时,他们又会第一时间冲入现场,查看灾情、分析险情这就是地质队员常年所要面对的情况。

  4月15日,宁波正式入汛。在4月15日至10月15日的汛期里,全市将有30余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地质队员驻县进乡,为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。4月20日,记者正常采访了这支队伍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、高级工程师叶汉云。

  叶汉云,今年45岁,2002年大学毕业后,一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,是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。

  “我们的工作分为平时和战时。平时,上山调查地质灾害的孕灾条件,观察地形地貌、岩性、构造等,采集岩土样本,研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,指导山区群众防灾避险等;战时,比如台风来临前,会驻扎到相关县(市、区)甚至是乡镇,灾害若发生,就会立即动身去现场指导应急处置。”叶汉云说。

  叶汉云常年在野外奔走,日行3万步是常态。“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峰期是盛夏,天气比较闷热,我们一般凌晨4点多出发,天黑之前下山。因为天黑后,方位和山路难识别,而且山林蛇虫野兽出没,山上的危险性会大幅度提升。”

  “一般来说,我们开车到山脚下,然后步行1个多小时进山。爬山时,山上植物茂密,没有现成的道路,需要披荆斩棘,才能前行。”

  为了研判山体的孕灾条件,需要用钻机对岩土进行采样。“土壤样本会装在一个专用容器内,一个样品大约2公斤,需要采集2桶-3桶;岩石样本,一般是30厘米高,直径9厘米,大约3.5公斤。下山时,携带的岩土一般会超过10公斤。”

  野外工作,一般要携带哪些装备?“我们在野外的标准配置有便携式无人飞机、卫星电话、激光测距仪、对讲机、手持GPS、定位仪、多功能自动呼救手表、平板设备等,有时还会背一个便携式钻机,方便采集岩土样本。我们一般三人一组上山,每个人身上都有约10公斤的装备。”

  在野外工作20多年,装备的日新月异给叶汉云带来更多方便。“10多年前,我们出门带的是罗盘和地形图。用测绳测量高度,测绳长度只有50米到100米,测量地形时,一个人爬到山顶、一个人在山脚,测量数据也不太准确。如今的激光测距仪,测量距离超过100米,且十分精准。”

  “以往为了拍到山体全貌,我们要爬到对面的山上去拍摄,一来一回非常费时,而且拍摄的角度也十分有限。如今有了无人机,站在山下就能轻松获取山上的全貌,还能拍摄到清晰的视频和图片。必要时,还能够最终靠无人机测绘,建立山坡三维立体模型,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便利。”

  采集岩石样本,要使用到钻机。“如今的背包式便携式钻机,也就15公斤多一点,一个人就能背着上山。多个部件还能拆分携带,每个队员各携带一部分,更轻松。而几年前,我们用的钻机重达500公斤,需要好几个人想各种办法才能弄上山”

  “如今,宁波的高山上,仍有一些地方没有手机信号,对讲机的辐射范围也有限。这时我们大家可以通过卫星电话与队友取得联系。”叶汉云说,但是在以往,并没有这些现代化的通讯设备,手中的罗盘和地形图就是他们辨别方向的全部依靠。

  “每位专业的地质队员都能够最终靠山峰相对位置、太阳方位、树木朝向和水流方向,进行简单判断,找到下山的路。而且为了以防万一,尽管现在有了专业设备,我们仍会随身携带罗盘和地形图。”

  为了应对迷路、没有信号等情况,有经验的地质队员还会随身携带彩色记号笔和口哨,在上山途中的岩石、树木等醒目标识物前标上记号,用口哨互相联络。

  野外环境复杂,遇到蛇、虫、蚂蟥是常有的事。因此,地质队员上山时都要穿长袖衣裤、穿登山鞋、戴帽子,还会携带蛇药、驱蚊水等,同时手持一根棍子。

  “在植被茂密的林间行走,不能走得太快,而且要用手中的棍子拨一拨前面草丛,一方面是惊走里面可能存在的蛇虫,一方面看清前面有没有坑坑洼洼的陷阱。涉水时,还要注意扎紧裤腿,以防蚂蟥钻进来。”

  但常年在野外奔走,难免遇到意外。“擦伤、划伤,问题不大。最麻烦的是扭伤,比如说脚崴了,这会影响行动。有一次,我踩到了一个坑,把两只脚都扭伤了。只能让两名同事轮流把我背下山。”

  “我们这个行业相对比较艰苦,这些年来,留下来的年轻人不多,坚持下来更是不易。”叶汉云说,“不过最近这几年,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应用在野外作业上,我们的工作条件改善了很多,而且待遇也提高了,愿意留下来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。”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4076

  背负沉重的设备跋山涉水、用脚步丈量大地,完成地质调查、岩土样本采集;在潮湿闷热的高山丛林中,和蛇虫斗智斗勇,想方设法获取想要的数据;当地质灾害发生时,他们又会第一时间冲入现场,查看灾情、分析险情这就是地质队员常年所要面对的情况。

  4月15日,宁波正式入汛。在4月15日至10月15日的汛期里,全市将有30余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地质队员驻县进乡,为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。4月20日,记者采访了这支队伍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、高级工程师叶汉云。

  叶汉云,今年45岁,2002年大学毕业后,一直从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,是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。

  “我们的工作分为平时和战时。平时,上山调查地质灾害的孕灾条件,观察地形地貌、岩性、构造等,采集岩土样本,研判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,指导山区群众防灾避险等;战时,比如台风来临前,会驻扎到相关县(市、区)甚至是乡镇,灾害一旦发生,就会立即动身去现场指导应急处置。”叶汉云说。

  叶汉云常年在野外奔走,日行3万步是常态。“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峰期是盛夏,天气比较闷热,我们一般凌晨4点多出发,天黑之前下山。因为天黑后,方位和山路难识别,而且山林蛇虫野兽出没,山上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。”

  “一般来说,我们开车到山脚下,然后步行1个多小时进山。爬山时,山上植物茂密,没有现成的道路,需要披荆斩棘,才能前行。”

  为了研判山体的孕灾条件,需要用钻机对岩土进行采样。“土壤样本会装在一个专用容器内,一个样品大约2公斤,需要采集2桶-3桶;岩石样本,一般是30厘米高,直径9厘米,大约3.5公斤。下山时,携带的岩土一般会超过10公斤。”

  野外工作,一般要携带哪些装备?“我们在野外的标准配置有便携式无人飞机、卫星电话、激光测距仪、对讲机、手持GPS、定位仪、多功能自动呼救手表、平板设备等,有时还会背一个便携式钻机,方便采集岩土样本。我们通常三人一组上山,每个人身上都有约10公斤的装备。”

  在野外工作20多年,装备的日新月异给叶汉云带来更多方便。“10多年前,我们出门带的是罗盘和地形图。用测绳测量高度,测绳长度只有50米到100米,测量地形时,一个人爬到山顶、一个人在山脚,测量数据也不太准确。如今的激光测距仪,测量距离超过100米,且十分精准。”

  “以往为了拍到山体全貌,我们要爬到对面的山上去拍摄,一来一回非常费时,而且拍摄的角度也十分有限。如今有了无人机,站在山下就能轻松获取山上的全貌,还能拍摄到清晰的视频和图片。必要时,还能够最终靠无人机测绘,建立山坡三维立体模型,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便利。”

  采集岩石样本,需要用到钻机。“如今的背包式便携式钻机,也就15公斤多一点,一个人就能背着上山。多个部件还能拆分携带,每个队员各携带一部分,更轻松。而几年前,我们用的钻机重达500公斤,需要好几个人想各种办法才能弄上山”

  “如今,宁波的高山上,仍有一些地方没有手机信号,对讲机的辐射范围也有限。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卫星电话与队友取得联系。”叶汉云说,但是在以往,并没有这些现代化的通讯设备,手中的罗盘和地形图就是他们辨别方向的全部依靠。

  “每位专业的地质队员都可以通过山峰相对位置、太阳方位、树木朝向和水流方向,进行简单判断,找到下山的路。而且为了以防万一,尽管现在有了专业设备,我们仍会贴身携带罗盘和地形图。”

  为了应对迷路、没信号等情况,有经验的地质队员还会贴身携带彩色记号笔和口哨,在上山途中的岩石、树木等醒目标识物前标上记号,用口哨互相联络。

  野外环境复杂,遇到蛇、虫、蚂蟥是常有的事。因此,地质队员上山时都要穿长袖衣裤、穿登山鞋、戴帽子,还会携带蛇药、驱蚊水等,同时手持一根棍子。

  “在植被茂密的林间行走,不能走得太快,而且要用手中的棍子拨一拨前面草丛,一种原因是惊走里面有几率存在的蛇虫,一方面看清前面有没有坑坑洼洼的陷阱。涉水时,还需要注意扎紧裤腿,以防蚂蟥钻进来。”

  但常年在野外奔走,难免遇到意外。“擦伤、划伤,问题不大。最麻烦的是扭伤,比如说脚崴了,这会影响行动。有一次,我踩到了一个坑,把两只脚都扭伤了。只能让两名同事轮流把我背下山。”

  “我们这个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艰苦,这些年来,留下来的年轻人不多,坚持下来更是不易。”叶汉云说,“不过最近这几年,慢慢的变多的现代化设备应用在野外作业上,我们的工作条件改善了很多,而且待遇也提高了,愿意留下来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。”